低龄留学:一笔无奈的教育投资?(2)
同时,由于中国教育理念与国外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出国后的学习生活。卢巍就曾遇到这样的案例,因为对国外中学评价模式不了解,误以为只要期末考试成绩好就行,有个学生在某门学科的期末考试考了89分,课堂表现却只有45分,课后作业也只有50分。 生活中矛盾与冲突也常会让小留学生倍感苦恼,“有个孩子曾因为洗澡问题被寄宿家庭赶了出来,孩子在国内习惯了想洗多久就洗多久,而国外家庭会觉得这是浪费水资源;美国的日常饮食简单,中国孩子有时会觉得外国家庭太抠门;11年级的孩子放学后躲进房间复习托福、SAT为大学做准备,这在中国家长看来是值得表扬的事,但美国家庭会认为你把家当旅馆,不愿意参与家庭活动。”卢巍说,与寄宿家庭不能完全融合的学生每年都有5%—8%。 此外,低龄留学群体由于对当地风俗及法律制度的生疏,出国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安全预案,容易引发留学安全问题。 现身说法 1 不想再经历应试教育的煎熬 ●林女士,女儿目前就读于北京某国际学校,今年将赴美读高中 林女士在食品行业从事管理工作,和丈夫曾在美国工作过3年,女儿小西在中国长大。“本来没想这么早去美国,我们认为国内教育虽然辛苦但基础扎实,但经历了小升初这个折磨家长、更折磨孩子的过程,我们不想再经历一次升高中的煎熬了。” 小学时,小西就读的是北大附小,为了上北大附中,同班的孩子有的报了4个辅导班,即所谓占坑班,林女士只报了一个,结果孩子没能考入北大附中,被电脑派位到上地中学。林女士没有让孩子去上地中学,而是去了一所外国语学校。上了一年,林女士发现孩子很累,“有时作业要做到晚上11、12点,老师还给家长布置作业。跟一个孩子读初三的朋友聊天诉苦时,朋友说,她孩子经常作业要到1点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