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高中生必备网!

加入收藏 高中生必备网手机版 最新资讯

毕业生的求职故事:跨学科专业只是听起来很美


转眼已是12月,2014届高校毕业生早已踏上求职征程。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志愿者……南师大计算机专业陆彬其的简历上记载了他获得的丰富荣誉,可迄今为止,他投出的大部分简历都毫无回应。从陆彬其和其他几位毕业生的求职经历,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就业难”的一些症结所在。

  面试的打击:

  “面试中的实战题,好多都不会”

  为增加成功几率,陆彬其“海投”,在网上向四五十家企业投递了简历。遗憾的是,并不成功。

  “好不容易来了几家公司的面试通知,但自我感觉基本都没戏。”陆彬其说,上周三,他参加了甲骨文公司的面试,考官要求现场写一段程序。

  “我没有写出来。”陆彬其说,当时感觉就像小学生在做数学课本里的最后一道思考题,要用到的基础知识都学过,但自己不会解题。

  还有让他更囧的。参加一家电信企业面试时,对方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15人坐成一圈,面试官给一个主题,让设计一款老年人手表,面试官全程在旁边围观,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基本没能说上话,更别提有什么很好的表现了。”陆彬其对自己的表现直摇头。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高静在参加了几次群面后,也备受打击。“我把自己和陌生同学界限划得太清,不能和他们好好讨论,大家提出的意见我也没有认真听,很难融入新团队。在一次房地产营销工作的面试中,一位面试官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专业能力不够。”

  【点评】 面试中的挫败,源于在校学习的缺陷。高校有的专业教学和社会实际脱钩严重,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过于理论,有些知识对企业来说甚至是过于陈旧。这也是不少在校品学兼优的学生反而不被用人单位看重的重要原因。

  学科的尴尬:

  “跨学科的专业,听起来很美”

  南财劳动经济学的硕士研究生范雨菲也投出去了一堆简历。

  “有些职位无论从专业吻合度还是薪水上来说,自己根本就不满意,但烦不了这么多,因为我们专业求职太尴尬了。”范雨菲告诉记者,他学的劳动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劳动力市场,但招聘中企业的专业要求很具体,要么是人力资源,要么是财务,他的专业处于劣势。

  “面试时经常有考官问,这个专业到底是学什么的,我每次都要‘耍个小聪明,如果对方要求的是人力资源专业,就往人资靠,如果要求的是财务专业,就往财务靠。”

  刚读研时,范雨菲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对金融方向更感兴趣的他不仅考取了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也找了相关的企业实习,可在面试时,还是难敌专业度更吻合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