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近两年全国和分省的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其中,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和市场营销等15个专业为全国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在分省的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江西省高校的秘书学、翻译、动画和资产评估4个专业上榜。一些如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等近几年颇为时髦的专业同样榜上有名。一方面是“热门”专业就业遇冷,另一方面则是很多高校申报设立新专业的热情不减,这种反差引人深思。高校到底该如何科学理性设置专业?从就业角度考虑,学生又该如何选择专业?
现象
时髦专业就业遇冷 增设专业热情不减
记者了解到,该榜单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整理并公布,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引导高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此次公布的除全国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外,分省的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在全国范围内,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包括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市场营销、广播电视编导、艺术设计学、公共事业管理、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和电子商务等15个专业。
记者通过对比分省名单发现,各省份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差异。电子商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动画等近几年颇为时髦的专业榜上有名。这一名单的发布也印证了一种现状,那就是不少所谓“热门”专业就业遇冷,而与此同时很多高校申报设立新专业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名单数据显示,我省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也存在一定的跟风现象,部分高校没有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而是一味迎合市场,因此省内部分高校之间相同专业的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在大部分高校中,这15个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开设。
探因
增设专业目的是为了生源和收入
记者从名单中的最新数据获悉:共有61所高校在一年内申报设立7个以上新专业,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黑龙江科技大学竟然一下子申报在2015年新设立56个本科专业,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学院等7所高校,也都申请在2015年新设立10个以上的新本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