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地说,张伊现在是中国农业大学的一名“大五”学生。和大多数本科专业一样,她所就读的传播学专业也是4年学制,之所以上了“大五”,是因为她主动选择了延期毕业。
张伊大四时决定跨专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复习了一半,她决定申请延期毕业一年。“当时觉得没把握,我想留在学校继续复习,明年再考”。
如今,像张伊这样抱着“我可不可以晚一年毕业”想法的大学生正在增多。在他们看来,“延毕”不再是无法完成毕业论文答辩而被迫接受的“人生污点”,而成了一种新的“时尚”。他们的“延毕”原因多样,或因为考研考博,或因为出国交流,或因为结婚生子……
常年从事学生工作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团委书记刘佳表示,人大新闻学院申请推迟毕业的同学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今年来看,最多的一个系,一个班里有一半的同学申请‘延毕’”。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延期毕业是一个缓冲
在大多数大学生眼里,“延期毕业”不是个褒义词,因为它通常指的是因为学分未修满或者论文未能顺利完成而导致的学籍变动。一些高校学生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这个词听起来就像留级一样。”
然而,随着大学的包容度和自由度越来越高,大学生的“成长路线”开始变得多样化,“延毕”渐渐成为一个未必不好的个人选择。在巨大的竞争压力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延期毕业是一个缓冲,或许可以为将来更好的发展作个铺垫。
说起自己的“大五”岁月,张伊认为可以用“白捡来的”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