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校长简历(3)
学院对外交流和影响也日益扩大,近几年先后有 16名教师分别赴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畜牧业发达的国家研修、学习。从2001年开始学院和日本国枥木县南那须町建立了互访交流关系,先后有37名学生到日本研修、实训、就业。 积极推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双轨”并重、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双纲”并举、理论型教师和实践技能型教师结合的“双师”施教、学生毕业时毕业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齐发的“四双制”教学模式。不断深化基于工学合作的“三角城羊场班”,半工半读的“ 1+1”两年高职班,“学用结合、技能递进”的“1.5+1+0.5”,分类指导的“环湖班”、“青南班”、“海东班”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特色办学之路。 建有青海农牧科技培训基地,设有农业部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农— 119)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012),2005年确定为青海省农牧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实施单位,2006年确定为青海省“111工程”培训实施单位。近两年举办各级各类培训267期,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农牧民学员达24344人次,面向社会完成普通工种和农业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4326人次。 目前学院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学生 1526人,其中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57%(最高时达到74%),是全省高等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最高的一所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81%。 根据青海经济发展实际,学院始终把民族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充分把握职业教育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原则和“德育奠基,质量立校”的办学方针,加强专业结构、课程体系调整,依章治校、依法执教,把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同时,不断加强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加强民族团结、民族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7年培养的18790余名“上岗快、能力强、素质好、用得上、留得住、后劲足”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遍布青海及全国各地。毕业生大多返回生源地,直接服务于民族地区,长年奋战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不仅是区域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科技力量,而且是社会、政治、经济等管理、建设领域的建设者和领导者,成为维护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中流砥柱,为青藏高原民族地区教育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各民族地区共同繁荣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学院被誉为“桃李满天下,富裕农牧民”的鹰之摇篮。“创业、求实、奉献”的学院精神,与“柴达木精神”、“青藏兵站部精神”被青海各族人民学习了二十多年,成为青藏高原教育战线的一面旗帜。省委、省政府对学院正确的办学方向、为当地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发展以及民族职业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充分肯定。《西海农民报》、《青海日报》、《青海广播电视台》、《青海电视台》、《青海教育》、《青海湖》、《青海党的生活》等多家新闻传媒对学院进行了系列报道。 |
- 上一篇:天津中医药大学毕业证样本
- 下一篇: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历届毕业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