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麻中的教育教学场所和设备等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其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学校有2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00多人,其中住校生730多人;有教职工122人,专任教师105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9人,中学一级教师38人,学历达标率为86%。按大埔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两年后,初高中每个级将达6个班,全校将达36个班,学生数将达2000人左右,将成为大埔县大型的农村中学。
其二,教学设施逐步完善。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的校园,建筑规划良好,布局合理,整齐有序。目前学校有教学大楼2栋,实验楼1栋,教师宿舍2栋,学生宿舍2栋,在建教学楼1栋。学生生活设施齐全。
其三,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2年的中考成绩居同类学校上游,高考成绩连续3年居全县同类学校之首。尤其是2005年高考成绩再次居全县同类学校第一名,其中3名考生入围重点本科,仅次于虎山中学和实验中学,是麻中恢复高考后的20多年历史上非常少见的。学校课外活动非常活跃,文艺和体育比赛多次获得县级第一名及市级奖励。
其四,历史沿革。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公学开办。郭镇章等创办小学一所,以大麻市福林寺为校舍,将文庙香灯油存款改造福林寺右畔横屋为教室。由郭天成、郭寅清、郭之桐监理改造事宜。
民国二年(1913年),郭仙栽、田翠珊(田家炳先生的三叔)、郭奕南、郭芹史等向周镜波、郭育斋等募捐资购设备。校名改称大麻乡立第一高等小学校,附设国民小学。
民国七年(1918年),由校长郭仙栽向周兰阶、郭育斋、钟汝瑞诸君共捐一千余金,在校舍左畔加建宿舍厨房大门等;民国九年,议改办中学,由钟宝三先后往南洋劝捐,经收四万余元。捐资人主要有郭星堂、周寿三、刘渭川、李云龙、周锦堂、何秋谷、戴忻园、何亦庭、蓝禹甸、林世魁、张仲贤、刘登鼎、戴淑六等。
1923年—1925年,孙汉文任校长。
民国十二年(1923年),郭仙栽、刘萃如、刘懿生、钟宝三、郭卓年、郭概如等议改办大麻中学,由教育厅核准改称大埔县立第二初级中学校,中学招生开学,仍附设高级小学。民国十三年,将校舍后庭改造成洋式楼房。民国十七年,复于前方左右建教室,至此计有教室八间、宿舍二十间。
1925年—1926年上半年,李庆云任校长。
1926年下半年,刘宾笙任校长。